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贡献力量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与会嘉宾还围绕妇女、残障人士、老年人、印第安人等群体的平等权利及司法保护展开讨论。 巴基斯坦全球化智库研究员明竺认为,中国取得的成就特别
与会嘉宾还围绕妇女、残障人士、老年人、印第安人等群体的平等权利及司法保护展开讨论。
巴基斯坦全球化智库研究员明竺认为,中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新疆的发展进步,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保障提供了范例。针对少数西方国家在新疆问题上恶意造谣,明竺呼吁持续开展国际交流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发展成就,认识一个真实的新疆。
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表示,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,对环境权利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。作为一种新型人权,环境权概念如何界定、在宪法法律中如何表达、与其他利益如何协调等理论问题的解决需要扎根本土,也需要面向世界、博采众长。
“中国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,推动包容与可持续发展”
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”
多场边会介绍了中国新疆、西藏等地社会稳定、经济发展、人权事业不断进步的情况。与会嘉宾认为,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,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,增进人民福祉,加强人权法治保障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,为国际社会治理民族事务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伊莎贝尔·多明戈斯表示,我们需要大量沟通和共同努力,要采取根本、有效的措施,建设绿色和生态友好的世界,让每个人都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者。
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安表示,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。一些西方国家自身存在诸多少数族裔权利保护问题,需好好反思。在这方面,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理念和实践可为世界提供更多借鉴。
当前新疆社会安全稳定、发展持续向好、人民安居乐业。近年来,已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外交官、国际组织官员、专家、记者和宗教人士参访新疆。访问过新疆的外方人士表示,他们在新疆的所见所闻同西方政客、媒体的描述完全不同。
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王超说,近年来,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,霸权主义、种族主义、保护主义、狭隘民族主义抬头,贫困和不平等加剧,双重标准大行其道,全球人权治理遭受严重冲击。各国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与交流,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,扩大共识,缩小分歧,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。
文章来源:《民族教育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mzjy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1/763.html
上一篇:历时三年“教育援青”新书发布
下一篇:专家齐聚天大研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